-
资源类型:专家讲座 - 专家讲座 - 教育专家教学讲座
资源大小:150 MB
文件类型:
相关Tags:暂没有标签
收藏到本站会员中心: 添加到本站收藏夹
下载统计:本日:
王财贵教授简介
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十日生。
台湾省台南县山上乡人。
台南师专五八级毕业。
台中市逢甲国小教师。
师事掌牧民先生。
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六八级毕业。
师事牟宗三先生。
师事书法家王恺和先生。
台北市私立复兴中学教师。
香港新亚书院哲学系研究所研究。
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七十八年毕业。
鹅湖月刊社主编、社长。
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八十五年毕业。
东海大学人文系兼任讲师。
云林技术学院兼任讲师。
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兼任副教授。
国立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专任副教授。(现任)
华山讲堂读经推广中心主任。(现任)
民间书院院长。(现任)
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。(现任)
鹅湖月刊社编审委员。(现任)
美国科技教育协会研究员。(现任)
华山书院院长(现任)
从儿童时期就诵读经典,是一种意义深远,合乎人性的素质教育,具体的施教也是非常轻松愉快的。但由于近现代教育观念的片面性及其影响,一般人还不太理解诵读经典的深刻意义及其合理性,不易接受传统的诵读学习方式,因此必须略作理论之说明,
近代的教育观念,大体是以美国实用主义为主导,也可以说是以“儿童中心本位”为主的教育观念。其理论的大要如下:
(1)教材的选编要按照类化原则,也就是教材要依儿童理解能力,按部就班,由浅到深,由易到难,也就是他能懂的知识才教给他。
(2)教育的目标是遵循实用原则,也就是他生活上需要的知识才教给他。
(3)教学方法要注意兴趣原则,也就是顺应儿童的兴趣,对某些知识有兴趣才学得好。
如果依照这三个原则去推论,也许是不该教儿童诵读经典的。不过,以上三个原则,虽有其合理性,但从完整的人类教育观念看,仍有值得商榷之处。
首先以类化原则说,要求教材依由浅入深的顺序,以适合学生的理解力进行教学,这只有在科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中才是完全合理的。然而人类的学习,不能以科学知识技能完全概括之。在教育部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关于精神性、文化性、人格性陶冶培养,是否也要遵循“理解而后学”的原则?还有一个问题,什么叫做理解?是不是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,都得像理解数学公式那样具有精确性才算理解?这些都是一直被含混的问题。
其次,所谓实用,有儿童期当前能用的知识,也有他将来成长时乃至终身所需的知识,要不要一齐照顾?儿童能不能学他现在不用(或不考试)的知识?要不要教他将来成长所需要的知识?这是当今的教育界应该深切讨论的问题。
其三,所谓兴趣,是可以用各种方式培养的,儿童是否一定要做游戏才有兴趣?是否对不了解的东西,就没有兴趣?这种问题,应该由实验来判断才对。
姑且举音乐的学习为例。如果我们的音乐教育,一向只教他能懂的音乐,只教他当时要用的音乐,则一个小学儿童因为只懂儿歌,所以只能教给他儿歌。如是,则小学毕业时,他只有小学音乐水平。升初中后,便觉得歌太浅用不上,必须再学少年之歌,初中三年又只学少年歌,毕业时也只有初中的音乐程度。到了高中,初中音乐又无用,又必须再学青年之歌。如此,则每长一岁便没有音乐可用,须学新的音乐,从小学到高中十余年的音乐教育,到高中毕业时,只有高中水平。除了音乐系外,我们所有大学生、成人,一辈子的音乐素养只停留在高中的水平,成人若只有高中水平,便是没有水平。难怪我们社会中的成人,一辈子只能跟着儿女听流行歌,这是音乐素养低落的表征,现在书店的音乐类畅销书大多是古典音乐的“入门书”,可见十于年的学校音乐教育是多么贫乏而不足。
应该更换一些教育思想,充分理解教育界的多无性质,教育起码有两个基本层面:即除了有知识性的学习之外,另外还有性情的,美感的学习和属于永恒性的学习。在其理解性的、技巧性的学习,如乐理和歌唱乐器上的学习,遵照类化原则,配合年龄,由浅到深以外,在其精神性的欣赏方面,多用高水平的、有美感的音乐,让他多听多接触。之样做,不见得儿童就会排斥,但他的音乐鉴赏能力必能在耳濡目染中渐渐养成,而永远成为一个有音乐审美素养的人。请看有些音乐素养的家庭,儿童自出生起即听经典音乐,没听说孩子会掩耳不听,长大成人以后,其音乐感受力自然不同。
若要问儿童不懂那么深的音乐,怎么学?则必须辨明懂音乐和懂数学不一样,我们如果要用现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的方式去衡量他的知识,那他当然一点也“不懂”但如果教育思想不那么僵化,如果我们从更长远的观点看,可以推断他当时表面上好象不懂,但其实他可能有某种默默的“懂”而且可能“懂”得很深,“懂”到他整个生命里去,也许这才是懂的真意!毕竟生命是一大神奇,你以为儿子童不懂,甚至连儿童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,但小时有了默默的酝酿,到了适当时候就会“害然开朗”。我们应给教育保留这一扇人生的可贵门才好。
我们当前要尊重科学、重视实用,但一切以实验科学为标准,唯实用是尚,泛科学化、泛功利化的教育,可能会抹杀了一些人生很宝贵的面向。
语文的学习也一样,可分为技能性、实用性的一面和文化性、永恒性的另一面。技能学习大体是解决认字写字的问题,实用性则照顾到现实所需要的语文技巧和生活观念。依照当前流行的教育理论制;定的小学语文课本,只供应现实技术层面的知识既然儿童所知、所需的语文知识甚为简单,因此语文教学内容也就十分简单。
如此教下去,到了初中、高中,他除了认得一些字外,其它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便不够用,他必须再打基础,这时他已经太忙,基础再也打不起来了,他已不能从语文教学得到深刻的、永恒的东西了。若不是大学语文系的人,一生便只能具有高中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,他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语文程度低和人文素养苍白的人。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,人一辈子都会有缺乏之憾,十余年的语文教育,这样的浪费是非常冤枉的。古人所谓“十年寒窗”不仅是为了考状元,更重要的是学习和修养一生受用不尽的才华,低水平的语文教育,明显的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,这种教育实在是值得我们反省的。
我们现在的教育观念把语文教学弄得太扭曲、太繁杂了。现今的学校的语文课费力很多而收效甚微。儿童仅仅学到两三千个字,以及应付他生活上需要的浅显语言,文字要表达一点文采也很难。
且从识字说起。低年级学生的认字能力虽然很强,但是到了实际的写字、用字则有相当大的困难,因为认字是靠记忆力,而实际应用则需要理解力。本来,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力弱,应着重认字,而少要求书写及应用。字会认了便可阅读,阅读时不太明白也没有关系,从糊里糊涂的大量阅读中,自然会有一些吸收,自然界可培养出理解力。而大量阅读的同时,也增加认字数量,认字如滚雪球,会愈认愈多,一般智力的儿童,在两三年内,几乎可以认完一辈子所需用的字。起先是会认不会写、会读不会用,但这都不要紧,等长大了,理解力提高了,自然就会写、会用,这岂不是简单又自然!但是我们正规的教育观念认为,每教一字就要求先会写,然后会用,才算学会了,号称“深究”。其实这是强他所难,所以老半天也教不好一个字、一个词。最后,认为既然不会写不会用,就是不懂,不懂就不要教,所以课本就那样简单。但虽然教的很少,却要学得很精,天天在原地磨呀磨。老师教得很吃力,儿童也学得很痛苦,不知道错过了多少时机、浪费了多少心血、埋没了多少才华!
曾有某日本学者认为汉字最能训练图形智力,所以在幼儿园教日本小孩认汉字。他的方法是:每天让儿童读一首中国诗,只读十分钟,便挂在教育室后面不管,明天再读一首。三年下来,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儿童,可以认得一千多个汉字,比日本高中学生还从多。此法如应用在国内,以读经的方式进行,光从认字的价值来说,则三年的幼儿园读经,可能认得三千字至五千字以上,在他升小学一年级时,便可能随意阅读。此时,若能提供大量的课外读物,则一个儿童在小学期间,不知能吸收多少知识,还愁他不会造句、不会作文吗?一个提早认字的儿童。
可以提早阅读,而养成阅读习惯的儿童,不但自己吸收知识,也省了父母亲多少担心!更能消减社会上多少的暴戾之气!
要解决当今语文教育问题,须从教育观念入手,不要再迷信“懂不懂”的理论,不要再把儿童当作理智的“工具”看,要正视儿童学习能力的特点,要给予他合乎人性的教育!即是先要分清实用的知识学习和永恒的文化学习的不同。而在实用的考虑上,以提前认字和增广阅读来代替单调繁复的课文深究。特别是应该在永恒的文化陶冶方面,参酌加入一些有长远意义的“经典教育”。
儿童的经典诵读教育总括地说,只有两个重点:一、从教材说,自小就让他接触“最有价值的书”、“永恒之书”,只要有价值,不管艰深不艰深.二、从教法说,就是要他反复多念,乃至于会背诵!只要能背呸管懂不懂。
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记忆力和理解力。记忆犹如电脑资料的输入和保存,理解犹如程序的设计和应用。无程序空有资料,则资料是死的,无资料空有程序,则程序逻辑是虚的,二者缺一不可。但记忆力和理解力在人生长过程中的发展曲线是不同的,依照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,一个人的记忆力的发展是自0岁开始,1——3岁即有显著的发展,3——6岁其进展更为迅速,6——13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期,至13岁达到一生记忆力的最高峰,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,20岁以后心境若不平衡,便有减退的可能。而理解力的发展,与记忆力大不相同,理解力也是自0岁开始酝酿,1——13岁总是缓慢上升,13岁以后